ISSN 1674-7542 CN 11-5859/D

2021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17
  

  • 全选
    |
  • 刘伟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文 肖玉飞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3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到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探索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历史征程,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社会矛盾变化灵活运用经济政策,开辟了新民主主义经济革命道路,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和平赎买方式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随后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经曲折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 何自力 张月莹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百年的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经济理论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为人们服务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理论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武装全党。深入总结这些经验对进一步推动经济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任保平 秦华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6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带领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推动了开放发展理论的创新。建党百年之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为了更好地在开放中推动我国发展,党中央对开放发展理论展开新探索,提出新时代的开放发展理念、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 路,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是党的领导下我国开放的观念、开放的体制、开放的格局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 孔祥智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83-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作经济、合作社是当下最为混乱的两个概念。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后,合作经济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分野,前者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演化为比较符合实际的罗虚代尔式合作社模式,后者则应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改造。新中国成立后,合作经济完成了从罗虚代尔式向科学社会主义式即集体经济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后,一条路径是罗虚代尔式的专业合作社,一条路径是产权制度改革后逐渐吸收了罗虚代尔原则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两条路径逐渐融合,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农民共同发展的方向。
  • 林木西 白晰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10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但因灾返贫问题仍值得充分重视。由于贫困具有自我强化机制,仅依靠自身较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快速恢复因灾返贫群体的生产能力、生活秩序,帮助其实现跨区域合理流动,而且会强化因灾返贫群体的心理激励,重构因灾返贫群体社会网络。因灾返贫的政府干预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已成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精准扶贫战略的成功实施使脱贫人口的人力资本和劳动效率得到普遍提升,为因灾返贫政府干预迅速取得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因灾返贫不仅在短期内需要政府干预,从长期来看还需要构建治理型政策和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 赵磊 赵晓磊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121-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选题、假说、变量、建模、样本以及检验等六个方面,文章对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分析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基本结论是:(1)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排斥矛盾思维,故计量分析难以提出并完成揭示经济变量内在本质的任务和要求;而辩证逻辑的矛盾分析在《资本论》中是一以贯之的,故马克思拒绝在现象层面兜圈子,必然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质为己任。(2)西方经济学基于唯心史观的方法论,必然将驱动经济发展的生理欲望最终归结为主观的“心理因素”;而《资本论》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必然将驱动经济发展的社会矛盾最终归结为客观的“社会存在”。(3)就实证过程的起点、对象、路径、任务和目的而言,《资本论》之所以迥异于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方式不同。文章还讨论了有关数学分析的三个困惑。
  • 张开 王声啸 郑泽华 姚志才 陈洋毅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140-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做好我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界聚焦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体制三项制度并列,共同明确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是,坚持和完善 “新型举国体制”,特别是着眼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疫情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 面;四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五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王晓笛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167-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拉美国家独立后,政治上没有形成能够完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经济上延续了殖民时期的所有制结构、分配格局、产业结构,中心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使拉美的产业结构不断向资源密集型倾斜,形成了单一脆弱的经济结构,难以摆脱世界体系的不平等格局及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严重困境,教训极为深刻。
  • 余永定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184-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邱海平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197-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娜 石冬雪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 12(4): 203-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