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4-7542 CN 11-5859/D

2020年, 第1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09
  

  • 全选
    |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卫兴华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7-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 讲新中国的70 年, 必然会涉及如何认识前30 年和后40 年两个历史阶段的关系问题。 本文就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情况, 以及理论和实践中的得失是非做了实事求是的回顾与评析。 本文认为,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是紧密衔接的, 没有前30 年的站起来和初步强起来, 就没有改革开放后的富起来和进一步强起来。
  • 洪银兴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2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逄锦聚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灿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39-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荣兆梓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4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白永秀 刘盼 宁启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5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任保平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邱海平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7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谢地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8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何自力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8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守英 龙婷玉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97-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实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116-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汪三贵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130-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益平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149-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磊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163-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确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属于实证科学的依据, 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个观点是否已经实证, 或者是否具有实证的可能性, 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否具有实证的性质。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性质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实证性质是嵌入在逻辑起点、 理论内核以及认识过程之中的。 唯物辩证的 “抽象力” 是政治经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实证性质的具体路径。 用计量经济模型 “跑数据” 虽然能够实证出经济变量之间的真实关联, 但这种关联背后的内在根源仍然有待经济理论的进一步的揭示。 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发生、 发展内在规律的《 资本论》, 是不可能依靠计量经济学的 “跑数据” 来完成的。《 资本论》既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内在规律的结果, 同时也是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的宏观样本数据对唯物史观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
  • 赵敏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189-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 世纪70 年代后,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 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沿袭重商主义传统, 无法揭示国际关系内在矛盾从而丧失了对许多国际现象的解释能力。 受马克思影响的西方左翼学者, 在强调资本主义国际关系历史性与不平衡性的同时, 在不同程度上偏离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及其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 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论缺陷。 国际关系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而产生, 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应从资本本质出发, 基于资本在运动中形成的资本—劳动、 资本—资本的经济关系进一步探讨资本—国家、 国家—国家关系。
  • 魏 旭 陈冬源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 11(1): 205-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经济学研究的 “两条道路”, 即将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有机统合起来运用科学的抽象力构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既包含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也包含对资本主义经济学史的批判。马克思对逻辑方式与历史方式有机统一方法的运用, 始终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现实的社会主体的统摄内加以使用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方法, 必须将其与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辩证统一结合起来。在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并不是要求逻辑与历史的严格一致, 而是对作为社会主体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事后的逻辑分析。马克思在思维行程的第一阶段 (研究过程) , 从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形式抽象出最一般的规定——商品一般后, 以此为叙述起点, 最后又在思维行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再现了资本商品这一思维总体 (叙述过程) 。将马克思所运用的逻辑与历史有机统一的方法理解为 “逻辑的开端与历史的源起相对应” 是对马克思的误读, 而将其归于恩格斯对马克思方法的错解同样是对恩格斯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