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平均价值、最高个别价值、最低个别价值和垄断价格形成。以最高个别价值(或个别生产价格)形成社会价值(或社会生产价格),就会产生“虚假的社会价值”。超额利润是超过成本价格的“虚假的社会价值”,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超额利润的存在使社会的价值总量发生膨胀,以不等价交换或直接向消费者获取的社会过程无偿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并导致一般利润率呈波浪式下降。超额利润的产生、增大、衰减、消失对应于经济运行中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可用“超额利润周期”测度重大创新引致的经济长波。超额利润的产生和消失表现为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动态经济过程,马克思的“虚假的社会价值”范畴可发展成一般化的理论模型,用来刻画这种经济过程。
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区域分化明显,一二三四线城市级差地租差异明显,但传统城市地租理论研究的是同一城市内不同地块的级差地租,难以对这一状况进行解释。本文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指导,提出城市宏观级差地租概念,反映不同层级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宏观级差地租数理模型,测算20个城市宏观级差地租量,分析我国城市宏观级差地租的演变规律,阐述城市宏观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