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4-7542 CN 11-5859/D

2018年, 第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11
  

  • 全选
    |
  • 卫兴华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伟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洪银兴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逄锦聚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灿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丁任重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宋冬林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魏杰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黄桂田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元春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35-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林木西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谢地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范从来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沈坤荣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二震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高峰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6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本积累过程存在着长期波动。经济长波是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长波内在机制的不同解释形成了三种影响较大的长波理论。但如果把积累率的波动置于长波分析的中心地位,则长波并非决定于单一因素,而是取决于技术、制度、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第四次扩张长波,并于20世纪70年代转入长波下降阶段。对于80年代是否出现了新的扩张长波,左派学者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7年,在信息技术革命、新自由主义制度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共同推动下,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确实经历了一次新的扩张长波。而2008—2009年的金融—经济危机则开启了萧条长波的新阶段。对于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长期波动中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其特征,我们应有恰当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
  • 李策划、刘凤义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106-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存在多样性,但哪种模式运行绩效更好,有待学界深入研究。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看,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绩效不能单纯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而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去分析。基于此,本文提出用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方面的综合绩效来衡量一种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绩效,并以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为例,从实证角度对两种模式运行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进行比较,对每一种模式中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德国模式的综合绩效高于美国模式。相信这一研究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启发意义。
  • 沈文玮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130-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概念、判断标准、存在原因、消灭路径等进行了广泛探讨,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在梳理学界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问题的四个原则,即坚持运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原则、坚持经济领域原则、结合生产过程原则和坚持社会阶级整体原则。
  • 周振、蔡万焕、王生升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14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住房商品化是为解决与改善劳动者的居住条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经济、社会问题。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住房商品化同时劳动力也出现商品化进程。住房作为特殊的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在改革的过程中,劳动力再生产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没有被较好地兼顾。劳动力商品化与住房的商品化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悖论,这些悖论也是当下中国住房问题的主要根源。应从劳动力商品化和再生产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劳动者的住房问题,将住房问题纳入社会生产的全过程。
  • 张云、李宝伟、苗春、陈达飞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154-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在预测危机方面的成功使其重回宏观经济分析的主流。本文阐述了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的基本原理,运用模型的资产负债表矩阵和交易流量矩阵详细分析了其会计一致性的原理;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的闭合、行为设定以及均衡求解方法;最后从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行为设定以及均衡求解技术方面比较分析了存量流量一致模型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认为后凯恩斯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在货币、信贷、财富、生产和分配方面提供了一体化的处理方法,此模型能够将实体经济和货币、金融市场有机衔接,从而能够更好地分析现实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政策、金融化、杠杆和收入分配等现实问题。未来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的研究需要借鉴马克思关于资本配置、总劳动配置以及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理论分析,挖掘存量流量一致模型背后的深层次根基以更好地刻画现代宏观经济的运行。
  • 周文、陈翔云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180-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共同性的视角,哈特和奈格里主张公共资源已经成为资本主义所有经济部门的核心要素,私有财产是一种共同性失灵。他们通过考察公共资源的作用,强调以共同性作为斗争的焦点创造大同世界,并提出夺取公共资源的革命斗争模式。基于共享资源的视角,哈维认为对公共资源的圈占和私有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核心,他将公共资源视为一种社会关系,主张集体劳动创造公共资源,提出把公共资源用于社会利益的政治认知,并将其定位为一个反资本主义政治的框架。
  • 韩英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191-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于同一事物往往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把“劳动力”看作是“商品”而不是“资本”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差异。尽管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用“人力资本”来表示劳动的异质性,主张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是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人力资本” 概念是不可能成立的。而那些以“劳动力商品”不能反映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复杂劳动无法还原为简单劳动、分享经济或知识经济让劳动力成为了资本等错误认识为依据,得出劳动力商品的说法应当被人力资本概念所取代的观点更是荒谬的。
  • 孙宗伟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 9(1): 209-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斯密的价值学说中,既有耗费劳动、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更有“三收入”决定价值的说法。这些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观点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斯密的价值学说异常复杂且矛盾重重。斯密在价值理论上的矛盾是和他研究方法上的二重性分不开的。斯密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归根到底,又是由斯密本人的阶级局限性和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的。